竹林寺位于北关村东北300米处。据传,古时在冀州城北有一座山,在此常出现海市蜃楼幻景,可以隐隐看见亭台楼阁悬于空中,“初旭微霞,水云相映”,犹如仙境,被传为三个仙山之一的紫微山。明朝时冀州州守常命人将此云幻奇景绘图以传,嘉靖年间一位冀州官吏召集能工巧匠,依照海市蜃楼幻景,在州城东北修建竹林寺,香火极盛,后因洪水冲击等原因而毁废。清朝末年,当地百姓曾自行投资,在遗址上重新修建竹林寺,但也早已毁坏。遗址原来三面环水,南面有一狭长通道与岸连接,衡水湖蓄水后,通道没入水中,遗址成为湖中一岛。1993年北关村在古遗址上建了一座殿。 目前,竹林寺主要由山门、钟楼、鼓楼、天王殿、观音殿、文殊殿、大雄宝殿组成。殿宇恢宏,建构有序。大雄宝殿中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像,妙相庄严,气韵生动,乃国内所罕见。 竹林寺的东北角建有镇海塔,塔基为一迷宫,若登塔必先过迷宫。寺北建有度假村,并有紫微山与玄门遥相呼应,上有楼台亭榭,飞瀑流泉;下有溶洞,妙趣横生。城内桃红柳绿,一派祥和。寺内晨钟暮鼓,恬淡悠闲,繁华闹市有一片宁静乐土,十分难得。